高质量打造存量更新“支塘样本”

发表时间: 2024-08-06 22:15:50 作者: 爱游戏体育登录网页版入口

  日前,常熟市支塘镇通支路产业用地存量更新片区92亩土地成功地挂牌出让,成为苏州市首宗“国有+集体”建设用地组合供应并成功出让地块。

  一年前,盐铁塘畔,支塘镇林园路地块存量产业用地联合自主更新项目(盐铁智造产业园)打下首根桩基,成为常熟唯一的江苏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

  一个个首创案例,一次次政策突破,标志着支塘镇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工作中闯出了一套较为成熟、可复制的常熟模式。项目的背后,是支塘镇相关工作人员落实“四敢”要求、推动高水平发展的生动实践。

  常熟“新春第一会”提出,要突出“项目为王”积蓄新动能,聚焦“大企业、大项目、大载体、大平台和专业产业园”五大关键抓手,不断推动常熟经济扩规模、提质量。

  要实现这一蓝图,产业用地供给是个绕不开的关键点,然而,低效存量产业用地处置又一直是常熟土地资源管理中现实而棘手的问题。快速推进盘活低效用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最快实现增量和破解招商引资土地制约的有效途径,为此,常熟一直在努力。其中,支塘镇更是扛起了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先锋大旗”。

  支塘镇是常熟的“东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支塘镇抓住机遇,全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以轻工、纺织、机械、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但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市场饱和、技术迭代、新兴起的产业冲击等问题让区域发展颓势逐步显现。

  更新,解字释义,指革新、除旧布新。相比于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蓝图,面对你涂我改的旧图纸,再起笔难度系数更高。细数支塘镇何市、任阳等片区的待更新地块,各有难啃的“硬骨头”。

  林园路老旧工业区用地面积约113.5亩,原有企业27家,厂房老旧,2020年总税收仅为340万元,产出效益低,亟待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然而,该区域原有土地权属复杂,各土地红线边界犬牙交错,在原有土地红线范围内,不具备企业各自独立进行更新改造的条件。

  通支路两侧存量产业用地中有92亩土地情况极为特殊,不仅产出效益极低,而且地形特别狭长,位置相对偏远,最关键的是土地性质上有24亩是国有建设用地,68亩是集体建设用地,这让更新工作“难上加难”。

  转型背景下的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是一个围绕空间再造进行功能引导、用地整合、产权关系调整和更新方式引导等多方面综合设计的过程。支塘镇基于全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生性,统筹布局,同时根据不同地块特点,分类施策。

  针对林园路老旧工业区,支塘镇通过产权适度归并整合,突破原有土地权属制约,推动企业联合自主更新全省示范!

  针对通支路相关地块,支塘镇确定以“国有+集体”组合供应方式挂牌出让,后期将国有、集体两部分土地视为一宗土地开展规划报建、办理不动产证苏州首创!

  不破不立!支塘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蹚出了一条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经过近一年的快速推进,支塘镇林园路老旧工业区地块上,一幢幢标准工业生产厂房拔地而起,孕育着高水平发展的勃勃生机。

  联合自主更新是一项创新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在林园路这片待更新地块上,有27家企业,便有27个想法,必须要在众多想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支塘镇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冯晓怡说。

  于是,支塘镇工作人员化身“老娘舅”,反反复复做工作,他们掰着手指头和企业主算投入产出账、时间窗口账、发展机遇账讲清利弊关系,照顾企业关切。

  闯过思想关后,还有关卡在等着。林园路地块内企业星罗棋布,要打造连片产业园,势必要把企业归并。归并打破了土地权限,每个企业主都不在自己原有的土地上建设,会出现房、地不一致的情况。

  市级层面出台了操作方法,允许实行共用宗地模式,打破原有土地权属界限进行规划建设,但在具体实践中尚无先例。

  支塘镇内部积极讨论,会商可行方案,同时来回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协商、争取。最终,行政审批、资规、交通、水务等多部门积极努力配合,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携手创新审批方式,重塑审批流程,再闯一关,为项目顺利实施打开了通道。

  历时近两年,支塘镇林园路地块老旧工业区联合自主更新实施方案最终出炉。各更新主体按照共用宗地方式开展建设,由资规部门出示共用宗地材料、附图以及该共用宗地的整体规划设计条件,审批局统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更新主体在办理项目备案时需同时注明其他联合体成员项目相关情况,并按建设程序分别办理施工图审查、项目发包、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及不动产登记等。

  盐铁塘河水奔流不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步伐不停。经过大刀阔斧的革新创新,今时今日,林园路地块的南面是6家更新主体经营的企业,北面的空间虚位以待,未来这里将成为支塘镇新能源、新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重要载体。

  阿里山地块、林园路地块、通支路地块、无纺产业园、外泾工业园回看支塘镇几大更新地块的推进过程,思想关、时间关、政策关关关难过关关过,支塘镇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以一流标准建设人人叫好的典范样板,为后续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

  更新重塑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类对于一个区域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既能为当地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解决各类发展的痛点堵点,又能推动区域品质领先领跑、实现共同富裕。支塘正是如此。

  迎隆无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转让方式获得了林园路地块3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但三块地互不相连,利用率低,没办法发挥最大效果。

  此时,林园路老旧工业区联合自主更新项目来了。支塘镇推动迎隆无纺所有土地适度归并。在机械的轰鸣声中,迎隆无纺所属的3号楼已成功封顶。厂房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容积率和适用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我们实现了1+1+1>3的效果,公司将积极延伸产业链,在生产无纺布的基础上,探索生产制造无纺设备,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总经理申进说。

  依托产业载体更新、配套设施完善,支塘镇积极打破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固有圈层,引进一批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优质项目,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电子信息为主,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更多活力强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全力延伸产业链,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有效推动工业经济高水平发展。

  更新的最终目的,不仅要符合高水平发展主线,增强工业经济韧性活力,也要落脚于各种生活功能和场景之中,让生产与生活发生关联、形成体系。这是片区永葆青春的“胶原蛋白”、茁壮成长的“不竭之泉”。

  在何市片区,支塘镇借助通支路存量地块更新改造的机会,通过统一规划,对片区原有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规划在桂村大街北侧、罗直塘东侧建设邻里中心,集零售商业、人才公寓于一体,在桂花大街、通支路交叉口规划商住地块,灵活调整商住比例,结合引进产业需求,精准提供配套服务。多措并举改变何市片区原有的老旧风貌,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社会效益。

  城市更新,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城市的管理者是答卷人,支塘镇的“更新”答卷令人振奋。支塘镇党委书记周志坚表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存量用地更新为抓手,进一步强调资源聚集、集约高效,带动产业用地连片发展、集聚发展,实现片区整体提升,为支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