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质量为本”的文化发展观
发表时间: 2024-06-04 21:42:33 作者: 新闻中心
习系列重要讲话中,就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习直陈当前我们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同时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一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质量意识,形象而清晰地阐释了当前文艺创作以及文化产品生产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精品力作的评价衡量标准,是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图书出版国,我国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世界第二、印刷业总产值世界第三。总体上看,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整体文化建设已确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但不容否认的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规模效益率、经济贡献率、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文化发展的整体质量还不高。
质量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灵魂。没有质量作为保证的数量,只能是表面的繁荣;没有质量作为支撑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粗放式”发展;没有质量作为内核的文化,往往也是缺乏生命力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理解、深刻把握习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树立“质量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实现文化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提升转变。
习强调:“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导向决定方向,导向是核心、是灵魂。导向出现偏差,文化发展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守住、守牢、守好思想文化阵地,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文化发展;只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更多体现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确保导向正确、阵地巩固。务必要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紧紧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为谁代言、为谁喝彩、为谁鼓劲的问题。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把导向要求贯穿到文化创作、生产、消费、传播等每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大力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体现党的主张,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和根本标识,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经提出,就以直击人心的方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展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把“三个倡导”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国梦的宣传阐释紧密结合起来,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价值观,讲清楚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思想底蕴和实践要求,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强调:“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原创是其存在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以及由其衍生形成的文化传播力、辐射力、影响力和软实力,无不依赖于原创这一本源。文化原创力是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衡量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当前,原创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瓶颈。以电视为例,《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荧屏热播节目均是引进国外版权,《潜伏》、《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等剧目热播带来了谍战剧、婆媳剧、宫斗戏等重复题材的荧屏轰炸,这些都反映了文化原创力的严重匮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创是文化质量的核心。原创性和原创力,产生于创作主体,表现为创作实践,凝聚为创作成果。务必要扭住原创力建设这一关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主力作用,形成倡导原创、鼓励原创、保护原创的良好氛围,让各种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要辩证把握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的关系,科学统筹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具体工作,在扬弃的过程中实现提高和发展,永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要高度重视版权保护,严厉惩处侵权行为,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创终身享有、一创利及子孙的创造创新环境。
习强调:“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重要引擎,加速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提高文化发展质量、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历史表明,文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结果。在世界文化交融交汇交锋的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以优秀的文化内容资源作支撑,还需借助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来实现,科学技术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现阶段,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引领,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文化发展插上科技之翼,显得尤为重要。
要积极利用云技术、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改造民间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文化发展的新领域,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创新动力,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要树立人才立业、人才兴业的理念,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文化科技创新型人才,全面强化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人才支撑。
习强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资本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体系最具活力的部分,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资本的驱动,产业发展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血液”的滋养。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等重要部署和要求,不断创新改革、发展、监管、服务理念,更加自觉、主动、全面地发挥资本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我国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资金的匮乏问题。
要充分的发挥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推动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资本与文化产业对接,在拓宽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积极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要切实抓好资本市场文化建设,借力资本市场,整合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扩大文化产业的比重,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资源能源瓶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抵御国外文化的冲击,应对“文化霸权主义”,保卫我国文化安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习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文化产业管办分离,根本目的不是取消和弱化管理,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管理,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要从战略的高度,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文化六个方面的创新,实现由事前审批管理到事中事后监管、由管脚下到管天下、由重产品到重产权的转变。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要加强宏观质量管理,营造诚信环境,引导发展方向。要从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指标入手,全面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着力向伪劣低俗文化产品开战。要围绕行政、事业、企业三大体系,引导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要加强管理创新,完善管理手段,逐步形成涵盖艺术水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评价指标、较为公允完善的文化产品质量评估体系。要通过质量评价、评奖评先、文艺评论、宣传推介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对文化生产的规划引导,积极培育知名文化品牌,着力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
企业是文化市场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文化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是否愿意花钱购买和消费。文化企业要坚持树立品牌、占领市场,专注于质量的提升,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催生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化产品。管理要靠制度,也要靠专业化、高素质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要倾力打造文化人才创业高地,努力培养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善于领导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型、专家型文化人才。要努力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本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建立优秀文化人才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确立质量为本的文化发展观,要始终把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坚持质量优先、质量第一,通过政府、市场、企业的一起努力,打造科学发展、质量为本、良性循环的文化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