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教育是应试教育的良好补充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 2024-05-25 07:21:47 作者: VR安全体验馆

  提到户外教育,相信许多人是通过字面去理解它的含义和目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户外教育,不妨由石头带领你了解何为户外教育。

  户外教育(Outdoor education)是体验式教育和环境教育哲学,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

  而且户外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包涵广泛,包括历奇教育、户外学习、远征学习、荒野教育、环境教育等。在学术领域拥有对于户外教育的统一定义,即“户外教育是一种‘在’户外、‘关于’户外、‘为了’户外的教育”(Outdoor education is education‘in’,‘about’,‘for’the out-of-doors)。正因为如此,户外教育关乎教育的“地点”、“主题”和“意图”。

  户外教育的地点没有局限,可以发生在任何户外环境下,而根据地点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主题。而户外教育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医学、人文、科学、体能发展、户外技能、心理成长等,并且可囊括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全球变暖、生态平衡、能源危机、以及很多问题背后的政治、文化、历史属性)。

  而户外教育的典型目标是学习怎么样克服逆境、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发展与自然环境更深的关系。总而言之,促进孩子全方面、多维度的健康发展。简单的总结来说,户外教育可以帮助参与者达到3个H(Happy、Healthy、Helpful)。

  户外教育的起源分为古代和现代两段;古代户外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虽然那个时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官吏、僧侣等人,但体验式教育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在之后古中国、古罗马时期,体验式教育逐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孔子周游列国、古罗马学校逐步构建学科分类等都将古代体验式教育推向一个顶峰。

  现代户外教育的发展距今不过100多年,1907英国陆军中将罗伯特·贝登堡成立童军运动(Scouting),采用非正规教育,强调实用的户外活动。

  随之出现与于苏格兰的第一个外展机构以及在丹麦成立的第一个丛林学校均标示着现代户外教育的起源。

  1941年,德国教育家汉恩认识到传统学校教育太过重视智力的单向培养,忽略掉了为学生提供社会成长机会,缺乏对身体发育、心理健全、性格引导的教育内容。

  于是汉恩在德国也创办了类似于童军的机构,强调培养小孩子的自信、沟通、交际、生存技能。随着童军运动的发展和传播影响以及第一个户外教育奖项——爱丁堡公爵奖的创办,现代户外教育的定义得到学术认可,并逐步形成单独的学科门类。

  20世纪的下半段,户外教育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和应用(政府、志愿者、商业化)。在此期间(19世纪60年代左右),拓展到包括美国的全球范围内的40个国家。

  如今,童军运动已经影响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众累计超过7000万人。而户外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该国家和地区教育与社会契合度的重要考量标准。

  在美国,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童军成员,拥有童军经历的孩子在申请大学和步入职场时均会受到青睐和优先考虑。

  在英国,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户外中心,户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部分,每名适龄儿童每月都必须前往户外中心完成相应课时的学习。

  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户外教育被写入学校教育大纲,家长、学校和第三方组织共同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户外教育,并且三方不同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监督的体系。

  而在泰国,户外教育也发展得朝气蓬勃,泰国童军要求学员每周完成一段时间的社会公益活动,从小给国民树立肩负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同样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挪威、加拿大等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诸如童军的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比比皆是,更有些国家或地区将儿童接受户外教育的时间和时长写入法律。

  由此可见,户外教育虽然发展时间很短,但获得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推崇,足以说明户外教育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对西方国家的户外教育发展教早,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情况,我们的祖国的户外教育水平偏低,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社会观念、教育体制等原因,需要国家在观念、制度乃至执行细节上下功夫。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了我们的祖国一大部分人口压力,但是存在许多弊端。独生子女在社会上的成长,遇到了种种现实问题,比如家庭溺爱导致孩子缺乏独立、心理问题增多、思维能动性减少、缺乏创新创造能力、社交能力薄弱、意志力薄弱等。

  目前传统学校教育在升学压力面前,几乎只注重学生的课程成绩,而忽视了学校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德育和批判性思维。

  如若学生不知道怎么来成为一个“人”,而是成了考试机器,于国家发展何利?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有利于创新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如今传统的学校教育却并不鼓励这些。

  由此可见,现有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孩子适应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中国教育的短板所在。

  虽然户外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不算乐观,但总体上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石头相信户外教育这颗种子在中国定能够茁壮成长,让更多的中国孩子在户外教育当中获得收益。

  目前来看,国内从事户外教育或打着户外教育招牌的机构不少,但良莠不齐的现象非常明显。

  户外教育本身强调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所以很难从某个方面评定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质量。

  户外教育要有较严谨的教学体系和丰满的教学内容,并且重点在学员的体验与学员的自我分享。而户外活动只是单纯的出游或一些泛户外项目的拼凑。

  户外教育强调引导和多元化,如果某机构采用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方式,那该机构一定不是合格的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再者家长要甄别户外教育的内容,优质的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课程内容会涵盖科学、自然、人文、历史等知识,同时教授孩子户外技能。并且会逐渐强化诸如社交、团队合作、领导力等能力的培养,而不合格的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会更多的重视户外技能,并把户外技能作为教学主线。

  户外教育并非是改变孩子的灵丹妙药,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家长不可轻信某些机构给出的夸张承诺,企图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让孩子脱胎换骨。

  石头带过多场户外教育活动,发现许多家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未曾发现自己的孩子从户外教育中获益?

  面对这些家长或有着相同问题的家长的提问,石头常是用四个问题来反问:您的孩子参加过几场户外教育活动?您是怎么样引导改正孩子身上的不足?您有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建立户外教育的核心理念?您真的放手了吗?

  首先户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诸如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不可能在一两次课后就看到明显的效果。

  同时户外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孩子心智等方面的培养,而孩子所得到的收获并不能通过分数、考试和表演等传统方式表现出效果。

  户外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心理、情绪控制、态度等方面逐步的影响和改变,通过一些细节对孩子进行培养和引导。

  其次家长要正式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许多性格缺陷是可以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得到改变的。家长能够最终靠孩子参加户外教育活动所得到的老师反馈,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并且加以适当的引导。

  再者家长要清晰地认识到户外教育在于引导而不是改造,如果家长抱着急切的心情,不能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将会造成负面效果。

  同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能将“别人家的孩子”视作孩子的榜样,应该更多的从自己孩子身上发掘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孩子的个性都具备可塑性和两面性,扬长避短才是聪明和正确的做法。

  最后家长虽将孩子送到户外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但却未放下对孩子的掌控。石头接触过一位家长,她和我说她孩子不吃面条的,而我询问孩子时发现,他却告诉我:我妈妈说我不喜欢吃面条的。

  经过石头的观察,发现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有许多做不到的事情,对孩子设限,在挑选户外教育活动上也选择自身所认为中规中矩的,其实,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只是很多孩子活成了家长以为的样子罢了。

  户外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关系,反之,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户外教育能够有效弥补应试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户外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户外教育,是理想化的空谈,缺乏理论基础,不符合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而完全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一定会表现出“营养不良”。

  中国孩子给人的主观印象就是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创新、沟通障碍、社会责任缺失、对父母依赖等问题,这与中国的户外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

  当然,户外教育并不能将孩子脱胎换骨,让他一下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但却是对于应试教育的良好补充。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