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智媒体”创新红色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 2023-11-27 03:49:17 作者: VR安全体验馆
作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孙岳兵 张琳
红色文化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以来,湖南认真贯彻习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的发挥“伟人故里、红色热土”优势,在三湘大地掀起了红色文化教育热潮。与此同时,红色文化教育也面临一些新挑战,其中一个主体问题,就是如何精准把握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加强方法手段创新,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当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推动传媒领域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再到“智媒体”的深刻变革,给红色文化教育带来了创新机遇。“智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促进AI与信息传播相融合,实现信息与受众需求的智能匹配;通过智能算法、智能识别技术等,合法利用受众数据,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个性化推荐、互动式传播、可视化呈现、智能化管理等特点和功能,为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寓教于情、寓教于学、寓教于微、寓教于乐提供了有力支撑。
寓教于情:变“理论说教”为“情境感召”。红色文化资源的生成环境与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若红色文化教育还停留在“理论说教”模式,很大程度上将消解红色文化资源内在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应以“智媒体”为载体,运用智能可视化技术实现红色文化立体式、全景式可视化呈现,让文物“发声”、让故事“说话”,为受众营造可视化的在场感、沉浸式的体验感,将“说教式呈现”转变为“情境式体验”,打破红色文化与受众之间的时空隔阂与情感隔膜,激活红色文化教育的情境感召力,真正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沁入心扉。
寓教于学:变“被动灌输”为“自主学习”。传统红色文化教育习惯于将受众定位为“客体”角色,进行“填鸭式”灌输,难以激发受众的学习主动性,而90后、00后群体普遍喜欢在网络站点平台上进行主动性、灵活性、自由化学习。应推进“智媒体”运用,利用互联网数据采集、远程汇聚等方式,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高效存储和智能化主题数据聚集,分阶段构建“湖湘红色文化大数据资源库”,并基于AI深度学习方法和技术提取资源特征,设计基于文本和内容的可视化资源检索算法,让受众不受时空所限,根据个体需求通过智能搜索引擎高效快捷地进行线上红色文化资源的精准查找和自主学习,实现从“被动化灌输”向“自主化学习”的转变,不断的提高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推动红色文化落“网”生根、深入人心。
寓教于微: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这个信息过载时代,90后、00后群体的文化需求慢慢地趋于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传统红色文化教育的“无差异化”“大水漫灌”模式难以满足其文化需求。应推进“智媒体”的应用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跟踪、智能化推荐算法、智能终端分析等技术对受众的浏览偏好、互动频率、行为表现、主观评价等方面做数据获取和分析,进而深入把握、精准定位受众的文化需求,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众引导、精准推送,实现资源与受众的个性化匹配,从而为受众“量身定制”红色文化教育产品,变“漫灌式育人”为“滴灌式育人”,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寓教于乐:变“单向传输”为“智能互动”。在传统红色文化教育中,教学之间缺乏互动、沟通、交流环节,本该充满趣味性、交互性的育人课堂往往变成了教育者的“单向传输”,难以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应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利用“智媒体”能够直接进行“虚拟”交流、交互的特质,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人机交互形式,将“单向传输”演化为“双向互动”,让受众置身于“智媒体”所营造的互动式、可视化场景之中,实现参与式、体验式智能互动,更好感受和领悟红色精神。比如,以“智媒体”为载体,借助3D全景声、VR虚拟现实技术对“通道转兵”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智能化还原,让受众“亲临”通道会议现场,体会红军的艰辛战斗历程,感悟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惧牺牲的革命精神,从而让红色记忆真正“走出”书本、“走进”人心。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所有的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