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
发表时间: 2023-12-27 05:11:20 作者: 新闻中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
一分钟,数亿元的商品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间流动,也编织出一张庞大的贸易网络。在密集的活动安排中,习主席专程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对话会,共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的策略深入对接。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三集《轻关易道》
一分钟,数亿元的商品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间流动,也编织出一张庞大的贸易网络。全球化的海洋中,世界从未像今天这般联系紧密。
规则标准的差异,如同无形的门槛,降低流动的效率;人为构筑的贸易壁垒,更像一堵堵高墙,阻碍流动。
共建“一带一路”,如何能够打破阻隔、打通经贸血脉,让全球化的海洋奔流不息?
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轻关易道,相通共进。今天,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加强政策、规则的“软联通”,共同铺就繁荣互惠的经贸“高速路”。
下午三点,市郊的团结村站。一列发往欧洲的列车正在轨道上做发车前最后的准备。
装满货物后,列车即将踏上一万多公里的旅程,驶向欧洲小镇——德国杜伊斯堡。
这是一本1891年创作的小说——《特派记者:篷巴拉克历险记》。书中,法国作家凡尔纳讲述了一位名叫篷巴拉克的记者,沿铁路旅行的奇遇。这趟幻想中的行程,从第比利斯出发,越过高加索山脉,横跨里海,一路穿过乌兹别克斯坦,经喀什进入中国,最终到达北京。全程6000多公里,历时13天。
小说出版时,横跨亚欧的列车,和凡尔纳在另一部书中想象的“用大炮把人送上太空”一样,充满了科幻意味。
小说问世后,亚欧大陆上的铁轨陆续铺设完毕,实现了硬件的联通。但是因为沿线各国规则不一,贯穿中国到欧洲腹地的火车始终没有运行起来。
直到一百多年后,中欧班列的到来,幻想才终于成为现实。而它的数量和规模都超出了作家曾经的想象。
十几年前,急切期盼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庆,将目光盯准了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然而,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和原材料都在国外,价格波动也快,如果运输时间太长,将大幅度的提升成本。这成了重庆转型的“拦路虎”。
谈判,其他的条件都还可以,但是谈到物流运输,重庆就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因为它的要求是一个快,就是高效率,重庆不具备这个条件。我们身处内陆,我们的什么产品不管是进还是出,我们都要通过到沿海的地区,这样速度、效率是非常低的。
我们就往西看,打开世界地图版图我们看。一旦打通,那么我们重庆就从开放的末梢就变成前沿。因我们离西部最近,我们比上海、比深圳、比沿海地区往西走,我们要更近。
胡红兵,最早的探路人之一。对他来说,这是绝对没先例可循的探索,沿途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数。
我这个车何时从阿拉山口出去,能不能出去,有没有通关的人,这些我们都要现场去协调。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已经天寒地冻,很冷了。阿拉山口当时下着雪,都齐膝那么深的,我们就在那等,等我们的班列过来,确定班列出去了,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才一颗心落地了。
而出境后,才是更大的难关。这一路,列车要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每到一国边境,就要办理一次海关和车辆交接手续。沿途的铁轨有宽有窄,列车必须把全部集装箱换装两次。这些国家还分属两个不同的国际铁路组织,使用两种运单,途中所有运单必须更换一次。
在后来的一份分析报告中,胡红兵测算了一下,从阿拉山口开始,班列全程行驶252小时,其中等候接驳、手续的时间竟然占将近30%,高达72小时。
这个班列要经过五个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要求,包括铁路运输的通关通检,国际货代,它的货物的处理,要有人协调,才能继续前行到达欧洲。
这是一座因煤炭兴起的城市,和重庆一样,正在转型中挣扎,渴望成为新的物流枢纽。此时,中国开辟了物流新通道,无疑让杜伊斯堡人感到惊喜,但也仅此而已。
我们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坐火车从中国来,我觉得有意思,是疯了吗?就是听起来很奇怪。我们过去有自己的分销网络,但我们只可以选择要花费十周的海运,或者选择只用48小时但是非常昂贵的空运。当时我们还不习惯这种想法。
2014年3月29日,当这条贸易新通道还在探索和怀疑声中蹒跚起步时,杜伊斯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正在德国访问的习主席,专程来到杜伊斯堡火车站,亲自迎接一列重庆始发的列车驶入站台。
我们这里(杜伊斯堡)和中国是丝绸之路的两端,新世纪把它再进一步地沟通起来,这对于中欧、中德,对于全世界人类的这种文化、文明的发展都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但配套的规则却依然是过去的老样子。像沿途国家之间商定运输计划这样的日常工作,还一定要使用古老的电报。
我们要把中文先弄成俄文,就变成一个带着俄文格式的对外商定申请,国际部的人会把俄文的(内容)转换成拉丁文的电报送电报所。电报所把这个电报拍出去,都是人工来操作的,流程非常长。对客户来讲会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这一年的11月,在一场以加强相互连通为主题的对话会上,习主席给出了中国方案: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相互连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
当务之急是协商解决影响互联互通的制度、政策、标准问题,降低人员、商品、资金跨境流动的成本和时间。
共建“一带一路”,围绕着规则联通为代表的“软联通”,各国迈出了探路的坚实步伐。
打通亚欧间的运输规则,难度不亚于新修一条铁路,仅靠几个城市各自摸索,难以实现。中国整合早期探索的线路,着力打造中欧班列这一国际物流品牌。逐步统一中欧班列品牌标志、运输组织、全程价格、服务标准、经营团队和协调平台。
【字幕】2016年6月20日 波兰 华沙 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
2016年6月20日,始终关心着中欧班列发展的习主席,在华沙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亲自见证了带有统一标识的中欧班列鸣笛缓缓驶入站台。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从顶层设计开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编制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中欧班列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多边合作,众口难调。面对不同诉求,中国的回应是,积极寻找最大公约数,凝聚各方最大的共识。
确实是很难来推动这个事的,当时组了一个团到沿线各国铁路去沟通这个协议。基本上那几个月连续出国。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沟通,2017年,中国、白俄罗斯、德国等七国铁路部门共同签订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并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这是第一个由中国铁路倡导成立的国际铁路合作机制。
以这个合作机制为平台,国铁集团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平等协商、交流互鉴,形成了协调统一、高效联通的运作模式,促进了亚欧国际陆路运输方式的创新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局面,有力保障了中欧班列安全稳定畅通开行。
新的合作机制下,铁路沿线各国加强了定期交流,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规则标准。中欧班列运输商定办法、运输周预报办法、全程时刻表编制与协作办法等等一一落地,让运输有了统一协调,口岸衔接更加顺畅。
你好,索菲亚。我们代理的渝新欧的中欧班列,一趟保时捷班列,我们刚才已完成申报了。
当年让胡红兵冒雪蹲守的阿拉山口,也变成了中欧班列最繁忙的口岸。24小时不打烊的国际联运大楼里,铁路、海关手续一站办齐。联运大楼外,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库,换装实现机械化操作。通行效率极大的提升,通行量从过去一年17列,增长到现在一天17列。
在线路的另一端杜伊斯堡,人们也不再犹豫,而是选择坚定地拥抱来自东方的新机遇。
2014年,就在习主席到访后不久,杜伊斯堡第一次任命了中国事务专员。
这一切的大背景是贵国主席访问杜伊斯堡。杜伊斯堡市长决定专门成立一个中国事务部,他认为此举十分有意义。此举一方面为了接待中国企业,同时也告诉中国企业,来杜伊斯堡来投资是值得的。
莱茵河畔,杜伊斯堡港增加了码头,改善铁路接驳条件,还和中国伙伴一起,共同开发欧洲货源,提高回程货量,深深融入中欧班列的发展之中。
我觉得中欧班列拓宽了杜伊斯堡港和中国合作伙伴的视野,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传统之外的可能。我们期望中欧班列能够发挥它的潜力,我相信会是这样的。
现在,每周往返杜伊斯堡和中国的列车从早期的三四列增加到最多六七十列,极大的提升了杜伊斯堡欧洲物流枢纽的地位。货车司机,成为这里相当抢手的职业。
克里斯迪亚就是这里面之一。几年前,刚刚失业的他,听说在杜伊斯堡卡车司机容易找工作,就只身来到了这里。果然,简单一轮面试后,第二天他就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
我当时想终于找到工作了,不仅稳定,对我和家人也是很好的安排,现在看来还是很不错。
中欧班列的繁荣为杜伊斯堡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慢慢的变多人和克里斯迪亚一样在物流业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周边的驾校生意都跟着火了起来。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尽最大可能培训更多的专业卡车司机。尽管如此,每年还是出现人才紧缺的情况,专业司机供不应求。
数百年来,莱茵河上的汽笛声曾是杜伊斯堡繁荣的音符。如今,汽笛声与中欧班列的轰鸣声交融,像一支欢快的交响乐,演奏出这座城市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空中能更加清晰地观察这种变化。这是十年前,中欧班列在杜伊斯堡最大的货运场站。如今,集装箱增加了不止一倍,原来的空草坪变成了2万平方米的新货场。
这是波兰边境村庄马拉舍维奇,货运站北边曾经的山林,已经开拓成一片新的货运场,三角形的场地中布满了货物。
这是哈萨克斯坦海铁联运的阿克套港口。过去荒芜的砂石上,新场站拔地而起。码头上的货船,正等待着接驳中欧班列跨越里海。
交通枢纽繁荣的背后,是中欧班列的井喷式增长。2013年,全年开行数量只有80列。随后的四年间,每年都以超过100%的速度大幅度增长。到2020年突破一万列大关,此后从始至终保持在一万列以上,十年增长206倍。
车内的货物也在不断丰富。十年前,透视列车上的集装箱,十有八九只会看到笔记本电脑。现在,你可能看到中国的汽车、电视机、洗碗机,甚至是你的国际邮包。也可能是西班牙的红酒、法国的化妆品、德国的药品。五万多种商品,乘着中欧班列,打开新的贸易通道。
当我们将列车的路线还原到地图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当年还只有连接中国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的一条线。短短十多年,一条条新线路向西次第生长,北到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西到西班牙的马德里,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0多个城市。向东,从内陆的西安、成都,到沿海的上海、厦门,联通中国境内110多个城市。古老的亚欧大陆上,一张全新的贸易网络横空出世。
如今,在重庆,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无缝衔接,让重庆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当初开通中欧班列瞄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成功落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地。全世界每五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两台是重庆造。
24小时运营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电商中心里,操着各种语言的主播,按照不同时区的作息,正向全球推销着产品。
现在,借助中欧班列和布局在7个国家的13个海外仓,港务区吸引各类电子商务及配套企业有2500多家,吸引电商人才一万多人,2022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5.1亿,同比增长约40%。
在郑州国际陆港,一批青岛港转运来的货物,正办理转关手续。集装箱换装后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发往匈牙利。借助海运、公路、铁路的立体化网络,如今以郑州为枢纽,中欧班列(中豫号)的集货半径达1500公里,超过八成货源来自河南省外。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中欧班列,逐步形成“班列+贸易”服务新模式,将本地的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纺织服饰等上千种产品运往欧洲,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矩阵再添新通道。
泉州,海上丝路的始发港之一。始建于唐代的码头,曾见证万商云集的盛景。而在不远处,新的繁荣正在续写。
一艘载满66标箱货物的班轮即将奔向迪拜。这标志着泉州港自开港以来,首次开通到中东的集装箱班轮航线,这也是泉州港新增的第18条“一带一路”外贸航线。千年的古港正重拾曾经的荣光。
借助这些货船挂靠港口的信息,在上百万的数据中,我们找到了十年间航线年时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水运航线。如今,数量翻了一番,新增航线条,穿梭其中的货船增加150%。
新增航线中,不仅和老朋友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我们还迎来了9个新朋友。其中6个都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全新的航线,让这些散落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珍珠,可以更加好融入全球贸易的海洋。
今天,从铁路、公路、水运到民航、邮政,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220多个双边、区域协定,打通规则、对接标准,让连接更高效,流动更畅通。
阿富汗,古丝路上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有着灿烂历史的国度,因战火陷入动荡,超过8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喀布尔的一家工厂里,厂长瓦利扎达正在为万里之外的一场展会抓紧备货。不久后,这一些产品就要参加远在中国举行的第六届进博会。自从2022年参展归来,进博会就成了他最重视的一个平台。
我们100%计划再次参加(进博会),因为我们之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接到了新的订单,按照新的要求,咱们提供了新的设计,创造了新的产品,研究了新的方法。
距离喀布尔5000多公里的上海,和瓦利扎达一样,方辉也在为进博会而忙碌着。负责招展的他,已经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出差了。
我们的整个的招展力度更加加大,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因我们加大了“走出去”的招展力度,到目前,我们已组织了十几个团组出访。
每年11月的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搭建了一座桥,也为中国人足不出户买全球开了一扇窗。
时钟拨回2017年,从年初开始,“退群”“脱欧”频频占据新闻焦点,贸易保护主义此起彼伏,全球化浪潮中逆流涌动。
同样是这一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平衡问题。并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全球商品搭建起进入中国的巨大平台。
在很多长期研究“一带一路”与中国的观察家眼中,这无疑是贸易史上的一大创举,折射出中国领导人的非凡视野。
中国是很负责任的国家,拥有强大的出口产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如果中国只发展出口业,不发展进口业,有几率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中国每一步都走得很慎重,确保贸易双向进行,比如举办进博会,向世界表明开展双边贸易的决心。
在宣布举办进博会后,无论是出访海外,还是接待来访或是出席国际会议,每个重要的外事活动中,习主席都会诚邀各方共赴进博之约,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今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个大平台,今后要年年办下去。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
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满满诚意,也收获热烈回应。首届进博会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应约而来,其建“一带一路”国家超过了四分之三。
30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企业全部来自境外,展品全部来自境外。光是让几万种商品如期入境、顺利进馆,就有一连串的问题等待解决。
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的展会,最难的是这个,所以说无经验可循,无经验可借鉴,所以一切都是大家在摸索中进行推动,在摸索中不断地前进。
德国制造的金牛座龙门铣床,能将精度控制在4微米,名副其实的明星产品。但将近200吨的巨无霸首次走出欧洲来华参展,运输和通关会不会有问题?
食品巨头带来新款婴幼儿配方乳粉,但这属于特殊食品,首次进入中国,哪怕只是参展也必须先审批。企业担心能不能取得许可?
展商的需求像催化剂,让商务、海关、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都动了起来,研究改革突破的可能性。
通过进博会的平台,一些参展企业的参展诉求,也使得一些部门在一些政策上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推进,进而推动了我们整个对外开放和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一些制度创新。
多部门高效协同下,一系列政策突破在进博会的试验田里接连落地。海关推出便利政策,让展品实现全程无纸化通关;财政部门推出税收优惠,对符合一定要求的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市场监管总局为特殊食品在展区内展示销售提供绿色通道……多达19个大项的政策突破逐一打消了展商们的顾虑。
金牛座龙门铣床被拆分装进12个集装箱运抵上海。如此大量的货物,办理通关许可竟然只用了不到两分钟。短短三个小时,此前需要七天的手续全部完成。龙门铣最终在展会上成交,还享受到了税收减免。
展会期间,进博会精心组织39个大规模采购团,超过10万家骨干企业,为展商精准匹配客户。
展会后,“四叶草”外,一路之隔,新设的“6+365”常年交易服务平台,让进博会闭幕后生意永不落幕。
【字幕】2018年11月5日 中国 上海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这场诞生于“一带一路”的盛会,没有忽视广泛的欠发达国家,每年都专门无偿提供展位,帮他们进入中国、走向世界。
因为战争,瓦利扎达的地毯厂有好几年都陷入了低谷。他不得不为一百多工人的生计苦苦挣扎。
就在瓦利扎达忧心之时,2022年,通过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他申请到了进博会的免费展位,收获的订单更远远超出想象。
带着大订单回国后,瓦利扎达立刻扩建了厂房,招聘了几十名织工,还给上千个家庭作坊分发了订单。
织工伊利亚斯就是那时来到工厂的。在这里他每个月可以赚到7000阿富汗尼。
你知道在阿富汗找工作很难,我们许多年轻人都没有工作。地毯产品使我们有了收入和工作,我们大家都希望接到更多中国的订单。
从亚洲大陆到欧洲腹地,从东非高原到安第斯山,全球各地的参展商,都在进博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机遇。
非洲小伙子哈伊萨姆,带着家乡的橙子、柑橘、柠檬参加首届进博会,第二年销量就翻了一番。
西班牙商人米格尔,不仅在进博会为他的葡萄酒打开了新市场,还从参展商变身投资商,计划投入1.85亿元人民币把葡萄园直接建到中国。
来自智利的加尔塞斯,是当地最大的车厘子出口商之一。从首届进博会开始,他没有一次缺席。现在,他的公司销往中国的车厘子已经占了全部销量的82%。为了更好经营这个最重要的市场,加尔塞斯把家都搬到了上海。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外国企业来提供了一个机会,展示他们的产品,让这一些产品在中国市场广为人知。我们从始至终参与进博会,习主席非常智慧,(经济开放)对全球商业有利,他说很有必要来中国。
当一些发达国家在“国内优先”的大旗下,频繁地为自己的市场筑起“保护墙”,中国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五届进博会,主动开放市场,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
在每年进博会发布的世界开放指数中,能清楚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国家开放指数稳步上升,和逐渐下降的全球开放指数走出相反的趋势。
进博会开放包容的同心圆,与“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强纽带,共同书写着慢慢的变多贸易畅通的合作故事。
这是世界银行关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一份研究报告,评估了60多个国家的地理信息和贸易政策。
当把这两个因素对贸易量的影响,按照国别铺开,我们得知,如果改善交通设施等“硬联通”,可以让贸易量平均增加4.1%。但是,如果深化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加强“软联通”,则会让贸易量一下猛增11.2%。
在众多国家中,我们得知“软联通”对贸易的带动作用,在东盟尤为明显。特别是缅甸、老挝、文莱、泰国等国的贸易量,还可以增加30%以上。
东盟十国,地处亚洲东南部,是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在密集的活动安排中,习主席专程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对话会,共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的策略深入对接。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多边框架内同东盟进行集体对话,凸显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诚意。
不仅如此,在会议期间,习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将合力构建亚太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
我们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动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尽早结束,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东盟发起,成员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顶级规模的自贸区。
刘泽,RCEP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全程参与谈判的她,深知整合十五国贸易规则的不易。2012年发起的谈判,到2019年,一些重要领域的进度依然不到40%。
就是很乱,那个(谈判)案文因为不同的国家(的意见)我们是采取了不同的颜色。当年那个时期的案文就是看完了以后,就是脑袋嗡一下就这样。这么多颜色吗?这个案文也太花了就是这样的。在那个阶段是最焦灼的时候。
一种颜色就代表一种声音。五颜六色的文件背后,是各方在多个领域的巨大分歧。
而此时,离各成员国领导人定下的谈判结束期限,只剩不到一年。成员国内部却发生了贸易摩擦,外部更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一切让RCEP的前途变得扑朔迷离。
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们谈判形势属于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这个状态,所以2019年属于所有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很关键的年份。
RCEP成员国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诉求。
所以我们居中斡旋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而且大家都信赖我们中国提出的方案,因为我们确实是设身处地,基于大家真正的担心和考虑去提出解决方案。
在中方的积极推动下,当年底,十五个成员国整体上完成谈判。到2023年6月,协议对所有成员国全面生效。
RCEP整合了成员国贸易安排27个,投资协定44个,形成了区域内更加开放、自由、透明的经贸规则。
RCEP是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方推动达成的自加入世贸以来最重要的开放成果。RCEP从谈判到签署再到全面生效,发出了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强音。全体成员国共同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消除壁垒,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开放、创新和包容发展,也可以说对“一带一路”的内涵进行了有力诠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典范。
我认为,RCEP为东盟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这为发展机遇相对较少的国家提供了扩大贸易的机会。
从首都金边向西120公里,就到了柬埔寨的芒果种植大省——磅士卑省。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正孕育着一场令人喜悦的丰收。
随着RCEP的签订,更多东盟水果得以零关税进入中国。这给了森巴更多出口的机会。
但一开始,森巴去送芒果,却屡屡被退货。过去“放养”的种植方法下,果园病虫害不断,芒果个头还大小不一,常常达不到收购标准。
我们的芒果,采收以后出场,不能带枝条,不能带叶子。那你今天采摘的是哪个区的芒果,是什么品种,你要做记录。
从种植、采收、包装,到存储、运输、出口,陈其生向森巴分享中国对进口水果的规定要求,也分享达到这一标准的方法。
你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那对于肥料的使用也是要科学合理的。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标准的,应用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一个果园的种植栽培制度。
标准、规范、制度,这些词在森巴看来难免有些抽象。但实验室里,不同品质水果的甜度、色泽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差别。
这是符合我们工厂高质量标准的果肉,你可以对比一下这两个果肉,它们真的不一样,这个是我们工厂排名第一的高质量芒果。
森巴信心大增,全力以赴改造果园。在标准化生产管理下,过去的养家果,变成了今天的致富果。
我们的产品得到了更多人认可,让我觉得很开心。我有计划扩大种植芒果的面积。
柬埔寨西北边陲的拜林省,也迎来了龙眼的丰收,这是继香蕉和芒果之后,第三个直接出口中国的柬埔寨鲜食水果。
你可以看到,这个龙眼出口到中国,中国人民肯定会十分喜爱。我们有三个协定: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拥有十五个成员国、涵盖约20亿人口的RCEP,以及柬中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柬埔寨、中国与东盟以及区域范围内的新机遇。
十年间,端上中国人餐桌的东盟水果,从53种增加到73种,“一带一路”上瓜果飘香,连接起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塔纳提,今年56岁,在曼谷开网约车已经两年多了。去年底,看中了电车节省油费、成本低,他把燃油车换成了这辆中国品牌的电动车。
曼谷,一座饱受拥堵困扰的城市。大量的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大多数来自。新能源车既省钱又环保,塔纳提非常满意。
买中国的电动汽车之前,我已经研究了两年左右,比较了各个品牌的性能、技术、节能水平、尾气排放等因素。最终觉得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很合适,也非常适合于接送乘客。
今年开始,泰国的旅游业加速恢复。塔纳提计划把握机会,再买辆新车做旅游包车,继续扩大生意。
泰国,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的热土。RCEP签订带来更加开放、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现在,已有4家企业在泰投资,金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还有更多企业已经宣布有计划进入泰国市场。
2023年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有更多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进口关税得到了下调。“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的政策红利,极大的提升了我们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正在谋求能源转型的泰国,也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从税收优惠到购车补贴、投资奖励基金,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中国(汽车)企业慢慢的变成了各方公认的全球电动汽车引领者。发展电动汽车也是泰国重要的建设目标。相信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对泰国的投资还会增加。
十年来,面对日益碎片化的全球经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逆流而上,携手打破制度壁垒,积极对接规则标准。
中国已与东盟十国、智利、新西兰等2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自贸协定。与6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以及国际和区域组织签署107份标准化合作文件。
2013年以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
今天的世界,“小院高墙”依然存在,比以往更加需要“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拉手而不松手,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凝聚起开放的团结力量,超越制度的藩篱隔阂,一同推动世界经济之船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