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江西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 2024-12-14 14:46:36 作者: 新闻中心

  》,特殊类型地区包括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地区等。结合江西实际,我省特殊类型地区最重要的包含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地区,共涉及全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按照国家《“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江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江西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省内相关地区编制经济社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贫穷的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穷的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貌日新月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实力明显地增强,2020年,赣州、吉安、抚州三市地区生产总值总计7386.54亿元,是2012年的2.2倍,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百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9.25万户,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1006.98万人,新(改)建农村公路4.31万公里,突出民生问题显著改善。

  生态退化地区环境显著改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工作扎实推进,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林草覆盖情况明显改观,沟坡丘壑土地得到一定效果整治,农田土壤污染得到较好控制,区域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老工业城市焕发新生机。老工业城市更新再造深入推动。搬迁改造试点成效显著,搬迁改造公司数和腾退盘活土地面积连年增长,承接园区生产总值明显提升。“三老”改造利用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进,老工业地区基础设施实现更新换代,工业遗址原貌逐步恢复。自2017来,连续4年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显著。资源型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快速推进,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增加值、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值以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稳步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恢复治理率大幅度提高,地区内森林覆盖率、水质达标率稳步上升,一批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城市、生态乡镇成功创建。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上仍然相对滞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机制还需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依然突出,产业体系相对单一,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繁重。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特殊类型地区的比较优势,准确谋定在全省区域格局中的不同定位,精准施策,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加快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群众获得感;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省级支持,落实国家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支持特殊类型地区更好解决自身困难,增强造血功能,开拓振兴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政策体系更完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准、接近全国中等水准,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基础设施通达度达到全省中等水准、接近全国中等水准;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积极成效,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中等水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动态平衡、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到2035年,特殊类型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区域协调、绿色转型、开放合作、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做好欠发达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以工代赈和消费帮扶等重点工作,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全力开展分类精准帮扶工作。根据安置区类型、规模和特点,分类分区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完善集中安置点和分散安置群众后续帮扶具体措施。加大对低收入人口的关爱和帮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帮扶措施。

  大力提升搬迁群众产业就业水平。实施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产业帮扶模式,因地制宜在安置区周边建设一批扶贫车间、特色农产品产业和生产基地,提升搬迁群众致富发展能力。继续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强化精准就业培训,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加大安置区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围绕搬迁群众发展致富的短板弱项,逐步提升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完善教育、医疗、就业、社区治理等公共服务。完善社区治理制度机制,强化安置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全面落实后续扶持主体责任。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对后续扶持工作负主要责任,省级有关部门继续加大统筹指导,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试点示范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省乡村振兴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的跟踪研判,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协调推进,指导地方政府抓紧抓实后续扶持工作。

  拓展以工代赈建设领域。在基本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型灾毁水毁基础设施重建的基础上,将以工代赈建设领域拓展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农村道路提升等点多面广、农民参与程度深的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特色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配套设施,乡村绿化、植树造林等林业生态建设中,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围绕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选择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扩大农村就业容量,促进更多农村低收入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切实落实劳务报酬政策。根据各地农民工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确定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指导标准,尽量提高项目资金中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在开展项目审批、资本预算下达、事中事后监管、竣工验收等工作时,做好劳务报酬发放的论证和督促,确保参与务工的劳动力能及时、足额地获得劳务报酬。创新推广以工代赈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农民稳定增收渠道。

  强化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加强对特色产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的扶持力度,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改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拓宽特色产品营销售卖渠道,增强脱贫地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深化产销对接。继续开展特色农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商超、社区等“六进”活动。继续用好政府预留采购份额、工会福利开展消费帮扶等措施,逐步推动各级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着力完善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消费帮扶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针对参与消费帮扶市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消费帮扶从以政府引导为主的特殊帮扶举措,向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常规性帮扶措施转变。促进电子商务、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与农业农村深层次地融合,确保消费、生产、流通各环节精准对接,持续推动脱贫地区长远发展。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构建形成以产地和消费地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平台的网状式全链条消费帮扶新模式,实现消费端和生产端互利共赢。积极申报创建消费帮扶示范城市,鼓励引导市县打造一批区域性品牌、创建一批消费帮扶产地示范区、培育一批消费帮扶示范企业和社会组织。

  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布局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向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同等条件下,高铁项目站点优先布局欠发达地区。全方面提升乡村公路等级标准,打造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实现田间渠系配套和“五小”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备等村容村貌整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巩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继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加强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各类资金支持,扩大省级支持资金规模,继续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加强欠发达地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治理能力。

  着力巩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湘赣边区域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在革命老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作示范。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用足用好国家特殊政策,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全国革命老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升赣州“两城两谷两带”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和层次。推动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建设全国稀土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支持吉安打造连接大南昌都市圈与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苏区振兴的中部脊梁,做大做强吉泰走廊电子信息产业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支持抚州加快赣闽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向莆经济带发展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依托重大交通干线及城镇布局、革命历史遗迹、生态涵养功能,加强示范区内部联系,拓展与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的对接,实现“一核带动、南北联通、东西互动”,打造“一核两区四组团”示范区空间发展格局。立足湘赣边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绿色资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全方面提升基础设施相互连通水平,全面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全方面推进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方面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省际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展红色遗址普查认定,实施数字化统计管理,摸清红色遗产家底,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信息开放共享。把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和青少年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相结合,提升红色文化资政育人功效。维护运营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场馆,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革命纪念设施保护和修缮力度。全面加强红色标语保护利用,将濒危文物保护点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完善红色景区基础设施。争取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湘赣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规划战略,建设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加大对红色景点投入力度,支持建设一批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统筹推进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通红色旅游专线(列),培育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全力发展“红色+”产业。建立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库,打造革命老区文旅产业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实施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战略,探索“红色研学游”模式,组建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和文化旅游营销媒体联盟,办好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共同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形象品牌。以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花炮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为重点,打造“红色、绿色、古色”旅游产业链。

  加强瑞金中央苏区旧址、井冈山革命遗址等革命遗址以及石城烈士纪念馆、瑞金烈士纪念馆、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等纪念场馆的保护利用,推进于都长征纪念馆、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核心展示园、于都长征学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瑞金“红色故都”和安源路矿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建设好罗坊会议红色教育基地、寻乌调查红色文化培训基地、横峰“可爱的中国”摇篮研学实践基地。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稀土和钨、电子信息、家具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支持新型建材、锂电、氟盐化工、箱包皮具、香精香料等产业提质升级。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高效物流体系。依托优质医疗机构和旅游康养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养老、旅游健康养老、温泉养生养老等各具特色的康养产业。积极推动金融、会展、电子商务等各类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影响和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方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和水平。提升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做优粮食、油料(油茶、油菜)、脐橙、蜜柚、茶叶、蔬菜、畜禽、中药材、花卉、南竹等特色农业,打响“富硒蔬菜”“赣南脐橙”“宜春大米”“广丰马家柚”等一批全国知名农业品牌。

  强化科学技术创新驱动。支持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培育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稀土资源储备库、交易集散中心和钨新材料应用产业研发、收储平台等,引进全国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推动相关高校或科研院所与市县政府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建设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稀土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国家稀土功能创新中心,以及一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示范县。

  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探索建立产业互补、项目共建、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担的园区共建机制,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推动赣州国际陆港与深圳盐田港共建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支持“三南”地区探索以“区中园”方式与大湾区重点城市共建园区。以宜春、萍乡为重点,推动湘赣边园区优化整合,重点建设赣湘边区域合作宜春产业园、醴陵-湘东共建区、浏阳-上栗共建区、莲花-茶陵共建区。

  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争创稀土新材料国家实验室、中国(赣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工程院信息和电子工程学部吉安基地、吉安电子信息研究院。抚州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江西铜产业大数据平台,宜春锂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芦溪高压电瓷研究院。

  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中国稀金谷、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具城、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赣州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创新仿制药产业化基地、赣州医疗器械产业园。吉安电子信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G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抚州电子铜箔科技产业园、创世纪区块链运算产业园。新余锂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基地、铅山信江产业新城、贵溪市高端装备产业园、芦溪电瓷电气产业园、樟树中药饮片产业园。

  特色农业项目:全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赣州)、赣南脐橙绿色高效发展提升工程、国家(赣州)油茶产业园。吉安井冈山蜜柚产业技术研究院、遂川狗牯脑茶叶科创城。南丰蜜桔产业示范园、南城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鹰潭粮食和物资储备基地、湘东杂交水稻种子基地。

  现代服务业项目:赣州、吉安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抚州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赣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吉州国际商贸物流城、抚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家森林康养(赣州)基地、铅山武夷山镇康养特色小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村庄整治和美丽宜居示范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特色村落、特色民居建设结合起来,实施田水路林山综合开发治理。加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重点提高自来水、公共照明、客运、快递网点等覆盖面,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弘扬文明乡风。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积极支持小城镇发展,培育一批精品特色小镇。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推动资源、管理、服务向街道社区下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优化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

  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深入推动国家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完善城市人才、工商资本、科技成果入乡机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建立产权所有者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衔接,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乡(镇)村医生“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设县域内教育联合体和医联体,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发展。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革命老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内融外联、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结合区域发展和路网定位,贯通京港、渝厦高铁通道,谋划推进瑞梅铁路、长赣高铁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网,积极地推进寻乌至龙川(江西段)、信丰至南雄、沪昆高速公路省级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农村交通通行能力,切实打通“断头路”、 拓宽“瓶颈路”、提升老旧路。加快赣州黄金、宜春明月山等干支线机场和定南等通用机场建设。提高赣江三级通航保证率,规划建设赣粤运河。

  加强能源资源保障。坚持“适度超前、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统筹推进油气管网、新能源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支撑性电源项目,积极争取将赣县等一批抽水蓄能站点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快速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及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发展智能高压电网产业、煤电油气能源产业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面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高速智能信息网络、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管线综合改造、扩面,基本实现农村移动宽带连续覆盖、光纤固定宽带全覆盖,加快5G商用步伐。大力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提升电子政务外网覆盖率和通达度,推动安监、交通、信用等信息系统共享,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实验室、产业中试基地、科教创新基地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建设赣(州)深(圳)高铁、长(沙)赣(州)高铁、瑞(金)梅(州)铁路、吉(安)武(夷山)温(州)铁路、常(德)岳(阳)(南)昌铁路,推进昌厦(福)、兴(义)永(州)郴(州)赣(州)和咸(宁)修(水)吉(安)铁路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建成萍乡至莲花、宜春至遂川、万宜高速三阳至新田段、寻乌至龙川(江西段)、信丰至南雄、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扩容、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等。开工沪昆高速梨园至东乡段改扩建、昌傅至金鱼石段改扩建工程、樟树至吉安改扩建、抚州东临环城、贵溪至资溪、宜春绕城高速东北环线、萍乡绕城、会昌联络线、阳新至武宁至樟树至兴国(江西段)等。推进兴国至遂川至桂东、赣州至安远等项目前期工作。

  机场:抚州机场建设,赣州黄金、井冈山、宜春明月山、上饶三清山机场扩建升级,吉安桐坪机场二期改扩建、谋划建设贵溪、石城、定南、安福、横峰、井冈山、永丰、南城、芦溪等通用机场。

  水运:研究建设渌水萍乡段航道项目、茶陵东阳湖至井冈山旅游航道,建设赣粤运河、赣州综合货运码头、抚河复航、新余袁河梯级开发。

  能源:建设乐安县、资溪县220千伏变电站,抚州高新区110千伏变电站,赣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农林生物质发电工程、交直流特高压项目,信丰-瑞金、于都-宁都等省级天然气管网及互联互通工程。

  水利:建设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鄱湖安澜百姓安居专项工程,五河防洪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推进茅店水利枢纽等工程论证工作,建设鹰潭花桥水利枢纽、寒信水利枢纽、极富水利枢纽、瑞金梅江引调水工程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四方井、花桥水利枢纽工程,推进鹅婆岭大型水利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大坳灌区,推进梅江灌区、峡江灌区前期论证工作,实施赣抚平原、袁惠渠、潦河、广丰区饶丰灌区、铅山丰产中型灌区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赣抚尾闾综合治理工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按照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目标,落实全省“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多措并举提升ECO服务功能,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绿水青山提质增效的双赢。

  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功能现状,精准识别严重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损毁矿山重点治理区、退化湿地重点治理区为我省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服务功能差、人地矛盾突出的生态退化地区。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我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47%,集中分布于赣州、吉安、抚州、上饶、九江、宜春等设区市;近八成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林地。在赣南和赣中丘陵因不合理的农林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对严重。

  损毁矿山重点治理区。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损毁矿山重点治理区主要分布在赣北、赣东北非金属矿山和煤矿区,赣中煤矿、铁矿、建材矿、赣南稀土、多金属矿等矿区。赣州、九江、宜春、上饶、吉安等地遗留废弃露天矿山,其中长江沿线公里)江西段废弃露天矿山总面积673.19hm2。

  退化湿地重点治理区。将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河等“五河”干流,长江干流,鄱阳湖区及大型水库划入河湖岸线退化湿地治理区,其中长江、鄱阳湖及周边湿地为重点治理区。主体问题是湿地ECO呈退化趋势,生物多样性降低;鄱阳湖持续低水位运行时间延长,水质下降,水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丘陵岗地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充分的利用丰富的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尊重自然,充分的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和改善林草植被覆盖,提高林草植被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能力,促进生产生态协同提升。

  损毁矿山重点治理区。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原则,结合矿区土地损毁和生态环境破坏真实的情况,在对生态红线内矿山企业关停并转的同时,大力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综合应用采空区回填、土壤恢复、植被恢复、地貌恢复、削坡固土、矿渣清运、废石覆盖等工程措施,增强矿山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减少矿渣尾砂对下游河流和旁边的环境的污染,恢复矿区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提高矿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退化湿地重点治理区。以保护“一江一湖清水”及其湿地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和生态多样性为目标,加强临江临湖区面源污染防治和湖区采砂整治,严控污染物输入。实施鄱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湖区水环境治理力度,提升鄱阳湖水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鄱阳湖螺蚌、长江江豚、珍稀鱼类、底栖动物等野生生物资源保护,恢复湖区渔业资源,加强冬季候鸟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推进长江(江西段)、鄱阳湖受损岸坡整治,重点对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态功能退化、防灾能力减弱、利用效率低下的江湖岸坡进行修复整治。开展退化湿地和沙地土地生态修复与示范,实施湿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恢复与重建典型湿地植被、重要物种及其生境,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ECO完整性和稳定能力,引导渔民上岸转产转业,构建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新模式。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示范工程:推进南昌城市及滨湖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示范区建设,以“蓝带”“水都”“绿谷”为目标,加强自然ECO修复,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推进赣州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建设,重点开展赣江源头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改良、低质低效林改造、崩岗治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等重点工程。推进吉安(千烟洲)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推动雁门水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探索森林结构优化示范。

  矿山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以长江干流(江西段)以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江、修河、鄱阳湖沿岸各20公里范围内的废弃露天矿山治理为主要建设内容的重大工程,涉及赣州、吉安等10个设区市37个县(市、区),重点针对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土地损毁等问题,围绕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原则,采取比较有效工程措施,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恢复和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退化湿地修复重点工程。在“五河”及东江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及城郊湿地保护区,实施湿地保护和功能提升工程,使退化或丧失的自然湿地得到恢复,湿地ECO进入良性循环。建立鄱阳湖湿地监测评价预警机制,实行严格的湿地保护制度,探索制定湿地ECO损害鉴定评估办法。

  完善支持政策。鼓励合乎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民营林场、专业大户等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不同形式参与退化生态地区开发治理,支持退化生态空间修复项目建设,形成政府补助、行业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机制。优化乡村生活空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轻生态退化地区的人口压力。

  推动生态退化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保护、稳定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把解决生态问题同解决长远的就业转移、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等统筹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生态产业,重点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区域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退化重点地区的支持。深化森林生态效益、湿地、流域水环境、渔业资源等补偿机制建设,开展绿色矿山示范建设。探索土地复垦激励机制,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整理复垦。

  坚持分类引导,精准聚焦,围绕“接续替代产业”“独立工矿区”等重点问题,提升资源型地区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修复生态环境,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完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

  提高转型发展质量。充分的利用好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因地制宜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支持接续产业培育、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等领域项目建设。推动国企改革攻坚,增加市场主体活力。开展查漏补缺行动,逐步解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的就业等历史遗留问题,开展下岗矿工、停产企业员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积极争取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市(区)。鼓励矿企“走出去”,支持与境外国家寻求合作,开发境外资源。

  协调资源可持续发展。结合三区三线、生态功能区等空间规划管制措施,积极开展矿业权清理整顿,限制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科学制定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统筹地下资源开发与地上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促进工矿建设相协调。围绕瓷土、铜、铁等传统优势矿产资源,科学确定资源开发时序和总量,建立总量控制、分步实施、高效利用的开发总量管控制度。选择开采条件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区,积极地推进能源资源集约、高效、绿色开发,支持发展清洁能源和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推进城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城区和矿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和提质升级,加快老旧小区、老旧厂区改造和社区建设。

  建设战略储备基地。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聚焦铜、钨、铀、钽、重稀土、金、银等优势资源和稀有资源,选择部分资源富集地区,加快建设重点矿种矿产地储备体系。统筹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构建钨(黑钨)、稀土(重稀土、中重稀土)、钽、铌、锂云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制度。

  支持创建转型示范。加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加快开采工艺、材料研发、装备设计等领域特色创新平台建设。科学评价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大余县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滚动实施转型工程。对具备条件的资源富集地区,支持创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实施动能转换示范工程,探索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细化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构建采煤沉陷区基础数据库,创新治理模式和投放机制,建立省-市-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统筹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利用,盘活沉陷区土地资源。结合采煤沉陷区的地理位置、沉陷原因、沉陷范围等,以及当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水文、人口等特征,采取适宜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推进萍乡市等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土地复垦,快速推进矿山环境治理。积极探索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信息化监测评估工作。因地制宜推广利用沉陷区受损土地发展光伏等。

  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引导独立工矿区依据自身情况探索各具特色的改造模式,从城镇功能拓展、产业提质升级、产城融合发展、易地搬迁转型等方面确定改造提升重点,实施“宜改则改,宜搬则搬”,分类对独立工矿区实施改造。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和资源枯竭矿区案例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案例事故。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补齐发展短板为着力点,支持上饶德兴市、赣州定南县、新余渝水区等独立工矿区开展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居民避险搬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吸纳就业平台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改治理、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

  改善城矿民生条件。妥善处理好闭坑矿区与落后产能淘汰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优先支持失业矿工、工伤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统筹城区矿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老旧企业生活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保障沉陷区搬迁居民的安置房建设。

  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推动产业链从前端向后端、低端向中高端延伸转变,实现产业技术、产品价值、工艺装备、能效与环保水平的全面提升。实施多元化产业培育升级行动,培育特色产业,充分的利用亚热带生物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定优质水稻种植培养面积,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理标志性产品。组建赣西旅游联盟,打响萍乡市“工运摇篮”、新余市“仙女下凡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旅游、赣州市红色文化与宋城文化旅游。加强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作用,促进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建设全产业链平台,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接续替代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转型重大工程实施力度。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把改善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以居民避险搬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改治理、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建设等方向为重点,快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持续提升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居民避险搬迁:新余花鼓山棚户区改造、分宜铁坑铁矿棚户区改造搬迁、大余县棚户区搬迁改造、寻乌县文峰乡废弃矿区搬迁改造、万年青水泥厂生活区棚改、乐平化工园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改造,德兴市泗洲镇祝家安置小区、德兴市泗洲镇朱湾畈安置小区、四冶社区棚户区改造建设。

  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改治理:景德镇鸣山西、桥头丘等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余市渝水区工矿区环境治理、定南离子型稀土矿污染风险控制及月子河流域生态功能恢复、信丰煤矿及炭质页岩开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萍乡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萍乡市天子山铁矿等废弃矿山治理、德兴市龙头山生态环境治理石料及废石处理、德兴市泗州镇大坞河治理、德兴市线滚生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改造,德兴市香屯生态工业园区环保大管家、智慧环保项目。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寻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路、贵溪冷链物流园基础设施、贵溪至资溪高速公路、贵溪320国道南迁、德昌高速德兴铜矿连接线工程、德兴香屯生态工业园区“一企一管”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德兴通用机场、万年通用机场、崇义县梧桐产业园基础设施、定南县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基础设施、贵溪象山书院重建、贵溪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贵溪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基地、贵溪市数字政务智慧化改造、德兴铜城综合养老服务、德兴铜矿中学改扩建、萍乡玉湖教育园区工程、莲花坊楼红色培训基地。

  专业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贵溪铜文化产业园、新余绿源工业园、新余京东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新余渝水区非金属材料产业园、德兴中草药产业园、贵溪高端装备智能产业园、贵溪市经开区新材料新产业园、萍乡周江电子信息产业园、莲花县空压机产业园、芦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余县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芦溪电瓷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空压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东工业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赣州大余县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景德镇数字陶瓷试验区、宜春樟树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物流仓储及监测分析中心、浩吉铁路专用线新余储煤基地、樟树市中药饮片产业园、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

  特色服务业:杨岐山北部景区综合开发、贵溪白鹤湖体育特色小镇、贵溪白鹤湖休闲旅游度假区、贵南旅游集散中心及重点景区品质提升、萍乡安源五陂下海绵小镇、江西工业设计小镇。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品质稀土钢制造关键研发技术、新余市新能源全产业链集群、新钢公司年产5万吨高品质稀土钢、景德镇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南县岿美山钨矿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江铜集团银山矿业有限公司井下8000吨/日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城市、社会、环境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产业名城”和“生活秀带”,推动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

  加快工业信息化融合。坚持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实施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的成长路径,推广“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示范,积极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巩固壮大先进制造业,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要素支撑,集中资源强优势、补短板,培育若干产业基础强、产业链条长、能有效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支柱产业。发挥比较优势,以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为导向,拓展产业领域,培育具有潜力的新兴起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有品牌、有市场、存在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建设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创新平台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设科技孵化和创新园区。快速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进绿色制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减污节能降碳协调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推动清洁生产,鼓励制造业企业优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维修、回收、处置流程,逐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坚持传承、弘扬和创新理念,加强工业遗产资源调查,确定保护名录。重点围绕老厂区、老窑址、老设施、老作坊、老街区,保护工业遗产,因地制宜建设博物馆、艺术馆、文化广场,打造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合理开发旅游与文化产业,建设工业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力打造“生活秀带”。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去锈”,继续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市进园”。探索工业地产再开发机制,腾退土地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建设城市综合体,促进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变。推进老工业区环境整改治理和生态修复,对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加快实施“上秀”,推进微改造,实施城市细部美化工程,对国企宿舍区、老旧社区和城中村进行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创新产城融合模式。持续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依托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增加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进产业园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强化腾退工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用地准入管理,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老工业区企业兼并重组,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出发点,支持同行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支持跨行业的战略性重组,提高集中度和竞争力。快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引导中小微企业形成参与专业化分工能力,逐步创造品牌效应,更好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推动南昌洪都老厂区保护改造、南昌江铃老厂区保护改造、南昌洪都科技文创园、江西省洪都机械厂旧址保护利用、南昌洪都航空文化园、九江国棉二厂研学旅行基地、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试验区凤凰文旅项目、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保护利用、景德镇古湖田遗址保护利用、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萍乡安源煤矿保护利用、萍乡芦溪百年电瓷保护利用、萍乡上栗烟花爆竹制作技艺保护利用项目建设。

  制造业优势重构重点工程:推动南昌青云谱区都市工业、商贸服务、文化旅游、总部楼宇、现代物流、智慧信息等多元化都市产业,九江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有机硅产业,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萍乡工业陶瓷、功能陶瓷、环保陶瓷、海绵产业、超特高压输变电线路瓷、轨道通用绝缘子和电力电气成套装备产业、萍乡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萍乡经开区智能终端科技园发展。

  公共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推动南昌青云谱区洪都生活区、洪都新城道路提升改造,洪都机场旧址路网,江铃老厂区周边路网,洪都生活区社区提升改造,九江濂溪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景德镇六安景铁路,景德镇机场迁建,景德镇航空小镇基础设施,萍乡安源、湘东、上栗、经开区等工业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工程:推动南昌洪都老工业区义务教育学校、景德镇中国丝路学院、景德镇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建设。

  创新创业能力重点工程:推动南昌青云谱区电商产业基地、景德镇陶瓷区块链平台、萍乡上栗工业园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萍乡国家级电瓷检验检测中心、萍乡创投科技产业园、萍乡经开区数字化的经济创新中心项目建设。

  持续开展先行先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激发特殊类型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支持赣州打造改革创新试验田,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上先行先试,推进赣州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地、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支持吉安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抚州创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设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支持萍乡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实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在安排铁路、公路、民航、水利、电力等项目时,提高专项投资补助标准,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加大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启动实施中重稀土和钨资源收储政策,争取国家稀土矿产品总量控制指标向赣州倾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资产与生态商品市场交易体制机制,积极地推进国家综合补偿试点建设,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国家关于特殊类型地区的“人才飞地”政策。加大力度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支持申报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省直有关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通过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给予支持。相关各设区市根据本地真实的情况,落实本规划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各县(市、区)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推动规划实施。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